今年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主题是"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旨在促进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行动,在纪念全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达成历史性共识的同时,也表明保护生物多样性从纸上目标到现实行动,需要汇聚每一个人的力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5月22日,丹东首个"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该基地由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丹东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共建,并得到了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局的大力支持,揭牌仪式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孤山管理站隆重举行。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郭志辉,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姜冰共同为"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
丹东市人大代表刘洪涛、许吉红、李强,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林草局、丹东市元宝区法院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共同参加揭牌仪式。市法院副院长郭志辉在致辞中表示,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特有物种资源、维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司法保护基地的建立是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林草局在保护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安全发展格局方面的深度合作,标志着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又迈出坚实的一步。要依托司法保护基地平台,充分实现环境保护法律效果与生态效果的有效统一。
一是签下"军令状",冲上"主战场"。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守护生态安全,依法严厉惩治非法捕捞、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非法狩猎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审理破坏种群关键栖息地案件,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是组建"强力军",架起"连心桥"。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系,立足工作实际,进一步配套建立环境司法修复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保护区域管理机构信息互通和工作协作,建立区域一体化生态环境修复和环境资源审判研究平台。
三是打造"梦工厂",争做"排头兵"。积极采用预防性司法举措,运用禁止令、诉前保全等措施,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着力加强生态法治宣传,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联合宣传工作制度,持续扩大生态环境保护"朋友圈"。
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人员观看《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宣传片》,并参观鸭绿江口湿地大孤山宣教馆,听取了有关负责人对保护区生态环境、生物物种及近年来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情况介绍。
下一步,市法院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通过全方位、多层面推动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促进共治共享共赢的司法保护合力,积极探索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丹东模式",为构建丹东鸭绿江口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司法力量。
代表访谈
丹东市人大代表、东港市小甸子镇张家堡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刘洪涛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的建立,是市法院和市检察院主动发挥职能作用,汇聚司法合力的创新之举。希望市法院和市检察院能够持续致力于丹东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
丹东市人大代表、东港市椅圈镇中心小学教导主任 许吉红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是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上候鸟停歇的一个重要节点。市法院联合市检察院、市林草局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是司法机关积极运用司法智慧的表现,也体现了司法机关对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主动作为。
丹东市人大代表、东港市新农镇地枣村坡村农民 李强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的揭牌仪式。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的建立,让我看到市法院、市检察院以及市林草局对于丹东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视,也希望今后能有机会看到各家单位在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上能有更多更好的协作。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辽宁丹东的东港市,为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类型与海洋和海岸生态类型的复合生态系统,以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主要包括芦苇沼泽、潮滩盐沼、碱蓬盐沼、河口湾和浅海海域五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属复合型滨海湿地。保护区内有湿生植物、水生植物、盐生植物、中生植物四种主要类型。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以迁徙鸟类资源尤为突出,以鸻鹬类迁徙水鸟数量最为庞大。每年4至5月期间,栖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地的候鸟在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繁殖地的途中在保护区停歇,为下一阶段的飞行和繁殖做好充足的准备。目前,保护区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上发现迁徙鸟类种群数量最大的停歇地之一,是东北亚鸟类迁徙路线上最为重要的通道和补给站,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