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本院要闻
【诉源治理七步法】第六步:创新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人民法庭正在盛开"庭所共建"之花
  发布时间:2023-07-06 14:36:43 打印 字号: | |

为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同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降低群众解决争议成本,更好的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经过充分调研与论证,3月16日,丹东中院与丹东市司法局共同建立人民法庭与基层司法所"庭所共建"联动联调合作机制。

全市20家人民法庭与全市84家基层司法所均建立联合调解机制,从"预防纠纷、控制总量;多元化解、非诉在前;调判结合、案结事了"三个维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矛盾纠纷诉前化解。3月至今,全市法院人民法庭通过"庭所共建"联合调解机制化解多起"一亩地""几棵树""兄弟之争""赡养纠纷""买卖反悔"等的民间纠纷,并通过"庭所共建"联合调解机制,预防了多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获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取得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良好实效。

宽甸法院长甸人民法庭:兄弟积怨雪加霜   庭所联调冰释水

近日,宽甸法院长甸人民法庭化解了一起兄弟间的生命权、健康权纠纷案件,因双方当事人积怨多年,矛盾根深蒂固,长甸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民通过共同努力,终于使兄弟二人将数年来的恩怨画上句号,2个多小时的"庭所联调"取得了"1+1+1>3"的法律效果。

【案情回顾】

案件的原、被告系亲兄弟,双方在自留山上因言语冲突发生撕扯,一起从山顶滚到山沟,双双住院。二人出院后,哥哥起诉弟弟赔偿因受伤住院产生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1万余元。承办法官在与原、被告沟通和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兄弟二人数年前曾因林权土地归属产生矛盾,后哥哥园内果树死亡,疑心是弟弟打药致死,再起纷争,继而哥哥家黄牛死亡,怀疑系弟弟投毒,二人矛盾爆发,最终报警处理。此次纠纷系前三起纠纷的衍生案件,且双方冲突日渐激烈,如果不妥善处理,案件恐有"民转刑"的风险。

为避免兄弟间矛盾持续激化造成严重后果,长甸人民法庭携手当地司法所、派出所,共同对当事人开展调解工作。调解过程中,法官从亲情、家庭关系以及对子女的影响等方面耐心释法明理,三方工作人员深入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思想工作。兄弟二人情绪逐渐稳定,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弟弟当庭赔偿哥哥各项损失共计3000元,案件圆满化解。

凤城法院白旗人民法庭:堵住的是路  疏通的是心

近日,凤城法院白旗人民法庭联合红旗镇党委政府、红旗镇四家子村民委员会、红旗镇林业站共同成功调解一起因道路障碍引发的邻里纠纷,并现场监督、协助完成调解协议各项内容,使狭路变通途,疏通了双方当事人的心结。

【案情回顾】

红旗镇四家子村民邓某与村民宋某系邻居,多年来,双方因房屋外占道问题争论不休,宋某认为邓某墙外的柴火垛严重影响通行,邓某认为宋某私自将道路垫土并拉上铁刺线,令道路无法通行,双方各执一词,不肯退让。看着无法通行的道路,双方多次争吵,积怨加深,并演变成一起信访事件。红旗镇党委政府受理此信访纠纷后,成立了调查小组进行调查,联合司法所、村委会多次协调沟通,并依法做出答复,但双方均未按照处理意见执行,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化解。

为化解此纠纷,红旗镇党委政府联系凤城法院白旗人民法庭,白旗人民法庭庭长郭颖华多次接待双方当事人,耐心听取当事人诉求,了解案件矛盾焦点,耐心释法明理。最终,邓某同意移除柴火垛,宋某同意清除铁刺线。在村民的共同见证下,红旗镇党委政府立刻联系林业站,在白旗法庭副庭长裴学良的调度指挥下,工作人员迅速清除了柴火垛和围挡的铁刺线,并用铲车对道路进行了清理,消除的不仅是道路的障碍,更消除了双方当事人心中的"一堵墙",至此,这起因道路障碍引发的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

振安法院九连城法庭:村民换地起争议   庭所联动护春耕

近日,振安法院九连城人民法庭和九连城司法所通力合作,利用"庭所共建"机制整合司法资源,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在一天之内便成功化解了一起换地纠纷,有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案情回顾】

4月6日,九连城法庭受理了一起原告李某诉被告吕某合同纠纷案件,原、被告于2005年签定《调地协议》,约定被告吕某用其所有的位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某村的承包地与原告李某所有的同村的承包地进行永久性调换,双方按协议履行。2022年5月双方发生争议,被告吕某将车停放地头阻拦李某不让其使用。

立案后,原告李某向法庭表示自己的大棚铁架材料都已准备完毕,现在无法使用土地建棚,内心十分着急。承办人董景辉考虑到当前正值春耕时期,如果不立即解决争议,将影响春耕前对土地的利用,便于立案当日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由于原告亲戚、代理人也要求参与,双方见面没说几句就火药味十足,不利于调解的继续进行,董景辉便想到运用"庭所共建"机制,立即联系九连城司法所的逄显伟所长,启动联调联动,董景辉和逄所长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妥善处理纠纷的好处,从法说到情,最终双方解除了换地协议,吕某补偿了李某的经济损失,李某的大棚材料归吕某所有,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振兴法院浪头法庭:挖通小小排水沟   架起邻里"连心桥"

近日,振兴法院浪头人民法庭继续推进"四站一点"工作布局,依托"法官工作站"对接联动工作机制,深入江海街道妥善高效调解一起相邻排水纠纷,促成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

【案情回顾】

江海街道村民李某与钟某两家系邻居关系,两家关系此前一直很融洽,后因钟某将位于两家中间道路的排水沟用炉灰填埋,导致李某家排水困难产生倒灌,每逢大雨院内必积水。为了解决自家排水问题,李某家要求将填埋的排水沟挖开,但钟某则认为该条排水沟位于自己家房子基础边上,常年走水积水,会给房子基础造成损坏,执意反对挖开。

浪头人民法庭法官于忠山与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前往现场查看情况。起初,双方情绪激动,态度强硬,互不相让。于忠山法官采用"背对背"调解方式,向双方讲起"六尺巷"的典故。于忠山向双方讲明,"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两家作邻居多年,经历风风雨雨,于情于理应养成相互谦让的良好品质,没必要因为一件小事伤了和气。于忠山对该案的前因后果、调解利弊进行逐一分析,倡导双方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对方的难处。最终,在于忠山法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耐心调解下,两家终于理解了对方生活的不易,恢复了往日的笑容,握手言和达成共识,钟某决定挖开填埋物,恢复排水沟原状。

东港法院长山人民法庭:相约"舒心小院"  共画诉前解纷"同心圆"

"舒心小院"是北井子镇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多元共治"为抓手搭建的集居民议事、调解纠纷于一体的新载体。在建立过程中,东港法院积极参与,在"舒心小院"设立"法润乡土"调解室,选派长山人民法庭法官入驻调解室,利用茶余饭后、农事闲暇时间,帮助村民研究问题、调处矛盾,并提供配套司法宣传和便民诉讼服务。

【案情回顾】

 在一起因雇工失踪赔偿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中,长山法庭法官熊威与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在"舒心小院"会合,详细了解事件发生经过后,确定该事件属于海事法院管辖,本次诉前调解工作虽非东港法院受理范围,但亦属诉源治理范畴,遂与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一起对当事人双方开展面对面调解工作。通过调解,双方均表示已经明晰有关问题的法律救济途径,并达成了纠纷化解共识。

元宝法院金山人民法庭:庭所联动化解治安纠纷   两兄弟握手言和拾亲情

近日,金山人民法庭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通过"庭所共建"机制,成功调解了一起兄弟反目引起的治安纠纷案件。

【案情回顾】

两兄弟的纠纷起源于性格和一些家庭琐事,导致对彼此的误会和不理解逐年加深。就连兄弟二人院子里栽种的树木,因为不知道的原因倾倒,二人都会不自觉的认为是对方砍倒了自家的树木,二人关系的持续恶化让亲戚们也很是头疼。近日于家弟弟冲动之下打了哥哥,哥哥来到金山法庭寻求法律帮助。

金山人民法庭的法官王若得知此事后,立即联系辖区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从伦理和法理的角度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教育,剖析双方各自的问题,让弟弟认识到动手打人是不对的行为,哥哥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存在偏激的行为,二人握手言和,"人民法庭+司法所+派出所"形成工作合力,成功化解了于家兄弟的纠纷。

"庭所共建"联动联调工作机制建设是丹东中院与丹东市司法局创新与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举措,整合"人民法庭+司法所"多元解纷资源,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践行司法为民宗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化纠纷,以贴心的方式、暖心的态度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新期待。


 

责任编辑:宣教处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辽宁法院网丹东市人大丹东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