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百余年前,《青年杂志》的发刊词赞美青年。从“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到“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从“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到“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人们总是把美好的词语赋予青春,把热忱的希望寄予青年。一代代青年用破茧成蝶的成长、奋发有为的担当,唱响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青春之歌。
今天,新时代法院青年重任在肩,理应面貌更新、气势更强、斗志更坚、精神更足,展现出更加亮丽的青春风采,迸发出更加豪迈的青春激情。
我是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的仇泓元,作为一名“95后”法官助理,今年也是我加入法院队伍的第三个年头。
“保家卫国”这四个字的含义对于每一个丹东人,每一个辽宁人都是特殊的,七十多年前,这里曾是离战争最近的地方,中国人民志愿军从这里过江,后勤运输车队从这里驶向战场,英雄儿女从这里凯旋。刚刚开始和平建设的辽宁人民,喊出了“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的铿锵口号。我身后这看似简陋的浮桥遗址,便是当年志愿军运送物资的重要通道,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
浮桥紧贴水面而建,落潮时高出水面用于通行,涨潮时隐没于江水之中,成为帝国主义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和这浮桥一样,几十年后的今天,江水之上是鸭绿江畔风景如画,而汩汩江水之下,是如今丹东地区独特的沿海、沿江、沿边的三沿特征,是半岛形势、国际局势日趋复杂的暗流涌动。
不负人民守初心,保家卫国求复兴,保家卫国保卫的就是国家安全。我有幸作成为丹东法院的一员,在鸭绿江畔“滨江中路30号”,在刑事审判工作的岗位上,为国家安全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无数丹东政法战线的战友们,在这座从硝烟中走来的英雄城市里,在祖国的边境线上,以爱国之心,以报国之愿,以奋斗之躯,以强国之志,隐入江水,激流勇斗,立足自身岗位筑牢国家安全防线,用初心使命践行铮铮誓言。
今天让我们一起,在丹东,在鸭绿江边,向每一位奋战在工作岗位上的热血青年致敬。